数据库系统原理

学习人数 25063
难度级别 中级
课程时长 2小时56分
综合评分 9.7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数据库的基本方法,特别是ER分析技术和范式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同时,在数据库研究和应用领域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SQL语言在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 第一章 数据库原理概述
i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据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原理及其基本组成,并了解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未来的发展形式。

= 第二章 数据模型
i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三种基本的数据模型,包含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由于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所以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关系数据模型。要求学生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的完整性以及关系操作等,理解关系代数的常见运算规则。

= 第三章 ER模型
i
本章主要讨论了数据概念模型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列举了很多实例。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结合用户需求进行ER分析和建立关系模型的方法。学完这一章,要求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的信息系统案例进行数据结构设计。

= 第四章 范式分析
i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在函数依赖和多值依赖的范畴内进行关系模型规范化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掌握1NF、2NF、3NF和BCNF的概念,了解4NF的概念,理解这些范式之间的关系。

= 第五章 SQL语言
i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SQL语言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数据查询语句、数据操纵语句、数据定义语句和数据控制语句。

= 第六章 数据库的存储原理
i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据存储原理和数据元素的表示方法,前者包含有效利用外存储器、改善外存储器的访问时间、外存储器故障、从外存储器故障中恢复等内容,后者包含数据库中字段、记录和文件的保存方法等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数据库存储形式对访问性能、数据可恢复性的作用关系。

= 第七章 索引和查询
i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利用索引加快数据资源访问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同时由于索引在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需要结合具体的信息检索系统来谈它们使用索引的常见方法。学习这一章,应重点掌握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索引技术。

= 第八章 事务处理
i
事务处理隶属于数据恢复的范畴,主要是为了实现数据的完整性目标,处理的问题主要是不严重但易产生数据不一致和数据丢失的故障,一般是利用日志来实现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事务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

= 第九章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i
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变化的、稳定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管理决策制定过程,而数据挖掘则是多学科交融的结果,代表着数据处理技术的新发展方向,主要功能是从海量信息中提取知识。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方法。

= 第十章 新型数据库简介
i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面向对象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和XML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讲师提示

课程须知
        本课程系统的讲述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设计篇,介绍数据库原理概述、数据模型和关系模型在数据库中的体现、关系理论原理及其表达、ER模型和数据库设计、范式分析、SQL语言及其在系统的应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第二部分为实现部分,介绍数据库的存储原理、索引和查询、事务处理等。第三部分为高级数据库技术,介绍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新型数据库简介和结合面向对象语言的数据库编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