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天地 李树青学习天地移动互联网 → [转帖]4个90后创业者的故事:不怕输才不会输


  共有1645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4个90后创业者的故事:不怕输才不会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admin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管理员
等级:管理员 帖子:1939 积分:26594 威望:0 精华:34 注册:2003/12/30 16:34:32
[转帖]4个90后创业者的故事:不怕输才不会输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8/7 12:30:00 [只看该作者]

从70、80到90,每一代人都很难避免群体性的争议。在一切皆被放大的互联网时代,90后这个标签越来越具有代表性,自我、特立独行、独具创新能力、社交媒体重度依赖.......我们已经给90后贴上了太多的标签,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签:创业。
张天一:因为恐惧某一种生活,所以选择另外一种生活状态
来一碗专属于90后的米粉,如何?这个......你可以直接去伏牛堂,因为它就是专门卖米粉的。
特殊的是伏牛堂这家米粉店是由一名北大硕士毕业的90后张天一带着3个小伙伴苦逼地筹了10万块钱而开设的。但是.......你一个北大硕士毕业的大学生去卖米粉,你怎么跟老师说,怎么跟朋友说,怎么跟周围的人说......
在面临创业之初的压力和困惑,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这件事发生在50年代的中国,时任的国家主席刘少奇,接见了当时北京的一位掏粪工人,他是全国的劳模,当时少齐主席握着他的手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叫你我本无不同,只是分工有别,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个故事居然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我觉得我们时代还不完全是一个后育时代,上一代人的经验可能还是对下一代人有指导的,因为他给我传达了这样的一个经验或者这样一个信息,就是说一件再小的事情,你只要肯用心去做,做一辈子,你最后都会实现你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也正是受到这个故事带来的启发,张天一决心要把伏牛堂做下去,并且还要做好、做强了。
选择创业,全是被逼的
回望半年前的张天一,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因为自己是学金融法的,首先想到的就是很苦逼、很庸俗地去金融街,但是后来想到如果所有人都去投行搞金融了,谁去搞实体,投行的钱投给谁,张天一发现如今已经不是项目找投资人,是投资人追着项目跑的,钱没地方去了。于是,从没想过创业的张天一选择了创业这条路。
所以,在张天一回想当时创业初衷时,把自己定义为非主流的创业者,声称之所以选择创业全是被逼出来的,归根到底是因为恐惧某一种生活,所以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状态。同时,张天一也知道如果这个生活状态(创业)做不了,就只能苦逼地再回到自己不想过的生活上去。
当谈到互联网带给自己的改变时,张天一自称自己做的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米粉店,与互联网关系不大,更别谈什么互联网思维,只总结了一句话:如果一定要说互联网带来的改变,那就是互联网为我们4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坚持做自己的机会。
既然选择了创业,随着名气逐渐增大,商业前景也越发明晰,自然会有很多投资人主动找来,而在面对投资人时,张天一发明了一个估值单位,叫头牛。比如,现在卖掉了1.5万碗粉,总共用掉了1.5头牛,到年底如果顺利地去卖掉10万碗粉的时候,张天一则希望投资人给的估值是7头牛。
尹桑:把所有的筹码全部压进去,不怕输才不会输
尹桑,“一起唱”创始人,高中赴美国读书,后来就被宾利商学院全奖录取,美国两次创业均获成功,2012年大二辍学回国,可能也是读不下去了(开玩笑~),回国后开发APP“一起唱”,专注于线下KTV的颠覆,先后获得IDG三次融资,甚至入选了福布斯。
在尹桑眼中,90后是一股创业的生力军,他们是创业精神的发扬人,代表无所顾忌,他们放大了创业精神,越是年轻就越要创业,你如果在阿里做了10年、腾讯做了10年、在华为做了10年,50岁出来了,那个时候你做生意别人就说你这是下海了,不是创业。
创业就要全身心投入,不给自己留后路
“既然选择创业,就不要给自己留后路,不怕输就不会输。”尹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其实不管是传统行业、互联网企业,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如今几乎都在推崇一种“我搏上一切”的精神。因为只有全身心投入(All in),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金钱、人生、理想全部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面,才会出成果。
那么,什么是所谓的All in呢?
“我觉得分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尹桑说。
物质上,这一辈子我是绝对不会买房买车的,如果你考虑到买房买车的话,你就不会创业。可能有些人会想着,先去腾讯做5、6年,有一个技术积累、经验积累、人脉积累,这都是扯淡,不可能的。郭列(脸萌创始人)去腾讯做了半年,也没有积累什么人脉,也没有积累什么经验嘛,所以有退路的创业一定是不行的。
精神上面,一定不能有枷锁,一定要自我独立,一定要说服父母给父母洗脑。还有一个,就是向巨头挑战。很多人做公司,会说如果这个事儿腾讯做了怎么办、如果这个事儿阿里做了怎么办。但其实90后创业者根本不在乎这个事情,就是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这种拼的精神。现在阿里、腾讯开始说我们要不投资吧,收购吧,也不会说什么我一定要跟你抢着做。90后相信All in All nothing,一定要All in,把所有的筹码全部推进去,不怕输才不会输。
然而,我们也看到如今的创业者虽然如潮水般涌来,但实际成功的团队是少之又少,作为90后创业者,一没经验,二没人脉,该如何向巨头挑战?尹桑给出的答案是:改变世界,一定要做O2O。并且还掷出豪言:给我一个SNS,我就能撬起整个O2O。那么,SNS+O2O模式真的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吗?我们期待尹桑接下来的实践和表现。
孙宇晨:Ripple创造的是一个价值网络支持的去中心化的支付体系
孙宇晨,生于1990年,拥有美国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学士学位。锐波科技创始人兼CEO,美国硅谷Ripple Labs大中华区首席代表。
比特币的兴起,掀起了一波淘金热,然而比特币火爆背后,一些新型的虚拟货币也在逐渐走入市场,Ripple Labs(简称Ripple)就是这个社区里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加上Ripple的价格比较低,所以时常被业内人士提及。但即便是业内人士,也不甚了解作为后来者的Ripple,与比特币究竟有什么区别?
据说Ripple目前和微信以及支付宝有过一系列的接触。未来三者之间会有合作吗?孙宇晨没有明确表态。那么,如今看来Ripple的未来又在哪里?
孙宇晨的一段话给了我们答案:
Ripple labs设计了一个Ripple协议,试图让不同货币自由、免费、零延时地汇兑,创造了一个价值网络支持的去中心化的支付体系。就像当初信息网络征服整个世界,诞生出BAT这些大型公司一样,在这个让网络货币如流水一般无损瞬时转换的时代,必定能够催生出一个很大的全新的企业网络。在孙宇晨看来,Ripple的价值和未来就在于此。
人称“火箭少年”的胡振宇,媒体眼中的“被造神”
胡振宇:与Space X没得比,仍励志成立国内第一家私营航天公司,刚冒头即被人以“揭假”打得颇为失意。
胡振宇,1993年出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注册翎客航天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提供探空火箭发射服务的私人企业,未来的目标是成立国内第一家私营航天公司。
在美国硅谷,有一个被人熟知的创业者,叫Elon Musk,他创办的公司最为国人熟知的莫过于生产电动汽车的特斯拉,但其实Elon Musk还成立了一家私人太空发射公司,专于发展火箭,也就是Space X。而现在国内,也有一位名叫胡振宇的90后小伙,大学毕业之后,决定要和两个小伙伴一起做火箭,切入点是探空火箭。要效仿Space X,励志成立国内第一家私营航天公司。
政策上的灰色地带
在 2013年成功发射第一枚自制探空火箭之前,胡振宇经历了两次失败,第一次是因安全问题被叫停,第二次差太远,直接爆炸了,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技术不过关、设计不合理,然而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在国内做火箭首先面对的是政策制约,国内对于探空火箭并没有明确的管理条例,这也是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胡振宇也试着联系多个军区和空管局,得到的回复大多是:没有办法批准你,但是也没有条文禁止你。这就是个灰色地带。
想要做火箭制造的民企领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胡振宇还真得要把政策问题搞清楚才行。
中国版的Space X?
在胡振宇成功发射火箭之后,有人说胡振宇在做的是中国版的Space X,胡振宇自己却公开表示自己与Space X差距太大,没得比,只表示梦想有一天做到Space X的级别。确实,美国大部分非常先进的航天技术突破,最早都是民间的爱好者去做的,很多专业人员都是爱好者出身。在美国大约有40万专业爱好者,每人出一个创意,这行业的创新能力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他们才会产生Space X这样的企业。而在中国,真正活跃的火箭爱好者屈指可数,这是由环境决定的。
最后,我们只能说胡振宇在火箭领域的创业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虽然有业内人士表示鼓励支持民间航天企业,但是体制上的禁锢以及媒体的“炒作”和“被造神”,目前看来胡振宇能做的就是静心研发新的核心技术,拿出真材实料来,谎言也就不攻自破了,或许还能间接的刺激整个行业,促进国内的航天产业向民营化发展,也是有可能的。
总结
相比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批60、70后,90后已然是生活在互联网的温泉中,有着开放的环境和成型的商业模式可以借鉴,但互联网的意义在于创造新的东西,倾向于一种颠覆性的变革,而90后叛逆、反传统的创业精神则可以让他们在创业路上走的更远。或许有人说90后创业还太稚嫩,完全不懂市场行情,但毫无疑问他们有着自己的梦想,正在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

 回到顶部